Friday, February 16, 2007

我看高等教育(四)

    段建中  四.去掉过多的衙门 离开行政级别  高校的衙门有多少,普通教师搞不清。高校校级领导有多少,普通教师也搞不清(如果不信,记者可以到规模大的学校,随机采访一些啥官也不当的底层教员)。我经常听不少教学单位的领导抱怨:给下面制造工作的行政部门太多了。是啊,不制造工作就不能显示那些部门的存在。现在高校的行政部门数目是不是比有些小国家的国务院的机构还庞大,我尚未考证。但很多高校行政楼的巍峨与高耸足以让你相信,那里头的人没有1000也有500,还不算在别处办公的。从日本岛根大学进修回来的教师讲,那所大学的校级行政人员共25名,咱落后,最多搞上250行不行?为了改变高校官本位的局面,我建议:  1. 从国家层面下令取校高校的级别制度,高校管理层的干部不再套用公务员的级别。  2. 国家在有关法律中规定高校行政人员的数量与教师的比例,行政人员/教师比例不超过1/15(这是我凭直觉和经验给出的数据,没有别的理论依据)。  3. 扩大大学党委会的人员数量(约50-60人),党委成员中应有一半是不担任行政职务的教授,专职行政人员数量不得超过总数的10%。另加10名党委会列席成员,主要成员是青年教师,本科生,研究生及博士生及其它党派人士。党委会为大学的最高决策机构。主要任务:决定学校的机构设置及人员数目,任命干部,决定办学方向及方式,决定学校经费的使用,决定专业的增设及课程的设置,决定人员的聘用与辞退等。在党委会会议上,党委书记只起召集人的作用,不得以各种方式干涉党委成员做出决定。各种决定均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做出。监票人由会议当场选出,或采用电子投票方式。  4. 中央(管国立大学)或省级党委(管地方大学)只决定大学党委书记与校长的人选,副校级领导由校党委会通过合适的聘用方式产生(党委副书记由全校党员选举产生)。  5. 教学单位与行政单位的干部候选人由教师选举产生,党委会任命。  6. 各类型领导干部的操心费以货币形式发放,不得再取其它好处。  五.我看大学生就业难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是'中看不中用'的虚专业招生过多。我没有宏观数据,但可以从我身边的事例说明这一问题。  去年学校开研究生导师会。有关负责人在会上公布了报考各学院研究生人数的排名,倒数第一二名分别是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报考人数较多的大致是:教育科学学院,人文学院,地理,经济,数学等。与倒数第一二名人数相比大约是十来倍。原因就是这类专业的毕业生难找工作,只好选择考研。机械学院为啥考研的人少,主要是因为就业容易(每年的就业率是学校第一)。拿不上毕业证的学生也被工厂要走(2006年某企业要了15名毕业生,其中6,7个没有毕业证)。原因很简单,社会大量需要工程师。  放假前,我的研究生谈起同宿舍学文科的一个研究生。离毕业还有一年多,已经开始愁就业,准备继续考博。该文科研究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每天早晨不吃饭,中午吃两个饼子(回族,汉族都能吃的饼子在银川市5毛钱一个),只在学校食堂吃一顿正式的晚饭。  由于学的专业不对路,所以家教也很难找。听了这个学生的境遇,我很同情。但用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换学位证书实在不值得。更糟糕的是,他学的专业谋个中学老师的差都不容易。明智的做法应该是:硕士毕业后,不论好赖先找个工作,吃饱肚子第一,把身体恢复到正常状态。如果啥工作也找不上,可以自主就业。先用一个月时间学跆拳道(学费200多),有了几下拳脚后,去北环蔬菜批发市场贩菜(从几百元做起)。以他的智商,干上两三年,混个前20名的菜把头应该是有可能的。如果他真到了酷爱学问的程度,有了钱后不妨继续研究。  我没有认为人文学科不重要。但重要并不等于中用(就业而言)。因为人文学科离物质财富的创造实在是太远。在这个以实用为主的世界里,需要做面包的师傅总要比写诗歌的诗人多万倍。所以,学校大量的招不实用的文科学生,实用但用量很小的文科学生及理科学生,既害了学生本人(毕业后找不上饭碗)也害了国家(造成了大量的失业人口)。  作为大学当局,在确定招生计划时一定要负责任地为学生的就业着想。为了让那些不实用的专业存在,可以只招研究生,这样造成的失业面就会小得多。招得少害人也少。请文科学子们一定不要多心,'话虽糙,理却真。'全世界都如此。我在非洲某大学任教时,那所大学文科老师的工资比工科低大约30%。  就业难还有一个原因是毕业生死盯着'好地方'。缺乏'哪里的黄土不埋人'的生活观。也许有人会认为新疆的巴依老爷不如上海的瘪三活的滋润。大谬也!我们的国家实在是太大了,能施展拳脚的地方数不胜数。如果实践得法,到人少的地方成为人中凤凰的机会要比人扎堆的'好地方'大得多。为啥非要到住房一平米一万元的城市当房奴,而不到两千元一平米就能住上别墅的地方?虚荣心真是害死人。那座城市再繁华也不是你的,那个公司再知名,你也是个打工的,这总该是实话吧!我认为,毕业生们应该学习孟加拉国的尤努斯博士(在美国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并娶妻生子),他回到了孟加拉国,为他贫穷的祖国创造了奇迹。

Monday, February 12, 2007

曾向我下战书的荣新奇拒绝承担医疗事故责任 

   张功耀  据《三湘都市报》报道,在全国“中医存废之争”如火如荼的时候,湖南省中医研究院第一附属医院的荣新奇教授打电话给《三湘都市报》,向我“下战书”,要我到他们医院去“考察一个月”。显然,我是不可能去他们医院“考察一个月”的。别说一个月,去考察一个小时也是浪费时间。  最近,网络上曝出,正是这位中医背景的荣新奇教授,给一个患者做一个非常简单的肛瘘外科手术,居然都不成功。并且还振振有词地回答患者亲属:“谭先生有肛瘘、有前列腺增生,这就是不健康,就是有病!任何一种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都可夺去生命。因肛瘘、前列腺病本身造成死亡的病案在各个医院都有,只是你不在这个专业,不懂罢了!谭先生去世不是因为肛瘘手术造成的,而是在湘雅膀胱造瘘后引起感染无法控制而去世的。这一点你应该明白而不明白啊!”  这种说法跟古代中医生“治得了病,治不了命”的江湖语气是一路货色。众所周知,所谓“你不懂”也是中医生的口头禅。可是,根据世界医学会1949年通过的《医生道德守则》,医生必须以病人听得懂的语言向病人或病人家属介绍病情和治疗预后。所谓“你不懂”,不应该成为中医界不负医疗责任的托词。也就是说,即使病人再不懂,荣新奇医生也有责任向病人及患者家属说明病情和治疗预后。因为病人有关于病情和治疗预后的“知情权”。  熟悉肛瘘外科手术治疗的读者知道,肛瘘手术治疗的最坏预后是“大便失禁”,不会出现死人的结果。肛瘘如果自身恶化,转变为肛门直肠癌,那是病程问题,不是治疗问题。换句话说,肛瘘在治疗过程中,如果不出现重大意外,应该是不会死人的。湖南省中医研究院第一附属医院的辩护人用“病程问题”掩盖“治疗问题”,明显属于推卸责任。  按照我的看法,湖南省中医研究院第一附属医院应该对“治疗问题”负责。病人出现危重情况后,紧急送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人所接受的是“抢救”,与通常意义上的“治疗”概念有所不同。任何医院都有抢救病人的义务。湖南中医研究院第一附属医院以“膀胱不是在他们医院破裂的”为由,暗示责任应该由中南大学附属湘雅第一医院负责,实在缺乏起码的道德。  事实很明显,病人是在湖南中医研究院第一附属医院转危的。这么一个只需要局部麻醉就可以完成的手术,居然转成“危重病人”,转危以后医院又不及时组织抢救,责任该由谁负,每一个有良知的读者心里都十分清楚。  我想,有了这样一个医疗事故案例作为蓝本,我就更加没有必要去他们医院考察了。  关于这个医疗事故的讨论,可以看下面这个网站:  http://www.17315.com.cn/bbs/dispbbs.asp?id=11473  关于荣新奇的头衔(中医界的人士头衔是最多的,也是最值得蔑视的),可以看下面这个介绍:  http://www.hnzyyy.com/myt/show.aspx?personid=163

SUZHOU INFO CENTER

新疆特产 同步带 三坐标 wordpress主机 普陀山旅游 新疆旅游 三清山旅游 张家界旅游 黄山旅游